華為“造車”,高端轉型的密碼?

2022-07-14 09:25:39 來源:網絡綜合

2021年12月23日,華為在深圳發布與小康集團合作的第二款汽車AITO品牌問界M5,隨后AITO、問界M5標識取代賽力斯SF5,迅速在華為各大線下渠道大面積鋪開。2022年3月,問界M5正式對消費者批量交付。

nova 10的發布會上,華為常務董事、終端BG CEO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表示,問界M5上市87天,已經成為成長最快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。3月交付車輛3045輛,4月交付3245輛,5月交付5006輛,6月交付7021輛,累計交付11296輛。

會后媒體群訪環節,余承東說:“就像女人生孩子需要10個月,造一款車需要3年時間,華為用一年時間把問界M5投入市場。問界M5上市后,NPS(凈推薦值)達到72分,分數較高。銷售增長也非???,今年7月份不可退的大訂單達到1萬輛,6月份突破7000輛,預計問界M7銷量會更好。華為對銷售團隊提出的目標是,月銷量盡早破2萬輛,達到3萬輛?!?/p>

問界M7發布后,據華為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,M7上市兩小時,訂單量突破1萬輛,四小時后,訂單量突破2萬輛。對比造車新勢力“蔚小理”。理想汽車單月交付量首次破萬用時24個月;蔚來汽車月銷量首次破萬用時41個月;小鵬汽車月交付量首次破萬用時34個月。

問界M5無論是月交付量破萬時長,還是銷量,對比造車新勢力以及第一款合作車型SF5,可以說打了一場“翻身仗”。半年之內,華為造車發生了什么?

有消息稱,奇瑞將與華為合作,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。并且,奇瑞很可能采用華為智選模式。

華為智選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賽力斯。華為提供全棧式智能化解決方案,最大的亮點是鴻蒙智能座艙,甚至是整車設計以及渠道銷售,華為也深度參與。

同時,有消息稱,在與華為合作推出HI版車型后,極狐與華為合作的智選車型或命名為阿爾法E,整體設計也已經曝光。

江淮也傳出和華為智選合作的消息。

這么多自主品牌先后與華為智選模式合作,目的無疑是借助華為破局高端化難題。

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困境

自主品牌沖刺高端,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。從直接打造高端車型,到成立高端品牌,真正實現高端化的并不多。

過去,自主品牌是與合資品牌競爭,希望殺入合資品牌腹地。以奇瑞為例,過去十余年先后推出瑞麒、觀致,均以失敗告終。

目前奇瑞的高端品牌星途2021年的銷量僅為3.7萬輛。以“技術理工男”自居的奇瑞,雖然一直強調自主技術,但是顯然,奇瑞并沒有靠核心技術探索到高端化的路徑。

在傳統燃油車市場,自主品牌一直想拼命撕掉性價比標簽,渴望打造與合資品牌一樣的品牌影響力,最終能夠成功突破20萬細分市場的并不多,在高端轎車市場,自主品牌高端車型更是聊勝于無。

而在吉利、長城都借助新能源車型布局高端市場時,奇瑞還在靠微型電動車打天下。

對于在汽車市場的存在感全靠蔚來的江淮來說,局面就更加尷尬。江淮并沒有像奇瑞在打造高端品牌上那樣努力過。在新能源市場,江淮曾希望借助與大眾合資,來實現電動化轉身。但是大眾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醉翁之意不在酒,二者合資的車型也屢屢推遲。

何況,從大眾自己的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來看,江淮很難借助到大眾的影響力。

諸如奇瑞、江淮,在高端化上的失敗,是在技術能力和產品能力上無法打敗合資品牌已經積累的地位,而在智能車賽道,又沒有前瞻布局,錯失了高端化機會

1365次閱讀 責任編輯:堵奕惟
聲明:注本文轉載不代表本平臺立場,僅供讀者參考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第一時間進行刪除,謝謝。
熱點推薦
日韩超碰不卡无码专区_二级做人爱c欧美视频_野花社区在线高清视频完整版_国语自产拍在线视频直播